一句话总结:单级泵结构简单、成本低,适合中低扬程场景;多级泵通过多级叶轮串联实现高扬程,适用于高压、深井及远距离输水。
特征 |
单级泵 |
多级泵 |
叶轮数量 |
1个叶轮 |
2个及以上叶轮串联 |
泵体结构 |
单层蜗壳,结构紧凑 |
多级导叶+壳体,结构较复杂 |
轴向长度 |
较短 |
较长(随级数增加) |
1. 扬程能力
单级泵:单叶轮产生的扬程有限(通常≤150m),适合低扬程大流量工况(如循环供水、灌溉)。
多级泵:每增加一级叶轮,扬程叠加提升,可达1000m以上(如深井提水、锅炉给水)。
2. 效率与能耗
低扬程场景:单级泵效率更高(流道简单,水力损失小)。
高扬程场景:多级泵更节能(单级泵需靠增大功率强提扬程,能耗剧增)。
3. 流量适应性
相同功率下,单级泵流量更大;多级泵更专注高压输出。
泵类型 |
适用场景 |
单级泵 |
建筑供水、空调循环、工业冷却、低扬程排水、池塘灌溉 |
多级泵 |
高层建筑供水、深井取水(>100m)、消防增压系统、工业高压清洗、反渗透海水淡化 |
1、扬程需求:
< 80m → 优先单级泵
80m → 选择多级泵
2、系统空间:
安装空间狭窄(如设备间)→ 单级泵更紧凑
纵向空间允许(如深井)→ 多级泵更优
3、维护成本:
单级泵:结构简单,维护便捷,备件成本低;
多级泵:需专业拆装(如对中叶轮组),维护周期长,轴承/密封件更多。
4、采购成本:
相同功率下,多级泵价格通常高于单级泵(多级铸造精度要求高)。
❌ 误区:“多级泵一定比单级泵更先进”
✅ 正解:二者是设计目标不同的产物,非替代关系。高扬程选多级,中低压选单级才是经济之选。
❌ 误区:“多级泵容易泄漏”
✅ 正解:现代多级泵采用分段式机械密封+平衡盘结构,泄漏风险已大幅降低。
公众号二维码
视频账号
抖音账号